首页 >> 虎卷

留住乡村记忆登上致富阶梯辉韭

文章来源:大德农业网  |  2022-08-18

留住乡村记忆登上致富阶梯

——四川省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五大行动纪实 房前龙门子,屋后林盘子……在古朴的川西四合院中,83岁的赵惠琼老人笑谈自家房屋是一镇蜀国文化,千年流水人家。 同样惬意的还有邛崃市夹关镇周河扁村26户村民。当地新村建设坚持不挖山、不填塘、不毁林、不改变道路渠系机理的四不原则和形态、业态、文态、生态四态合一的理念,村庄选址依山就势、错落有致,融入山水之间的美丽村落处处可见乡村记忆。 有山有田有猪场,政府出钱改水、改厨、改厕、改圈,现在的农村,是瓜果梨桃成片,听得见鸟语、闻得到花香。赵惠琼和村民们将富余的房间出租,一边务农一边当翘脚老板。 2013年,四川以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平台启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,惠及全省数千万农民大众;2015年,此项民生工程再次提档升级:以扶贫解困、产业提升、旧村改造、环境整治、文化传承为内容的五大行动衔接十三五规划全面实施,到2020年,将在全川建成3万个业兴、家富、人和、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,占行政村80%以上。 6月,记者走进蜀乡,亲历万千村庄新生蝶变。 科学规划建改保,产业扶贫补短板 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,实现三农强美富——这既是中央要求,也是四川多年来的自主实践。 2012年,四川结合5·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经验,走出了一条产村相融、成片推进的新路子;2013年,省委书记王东明提出:将全面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写进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;去年底,随着《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行动方案(2014-2020年)》出炉,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在全省上下迅速形成共识。据初步统计,目前有4076个村已达到了建设标准,其基本要求为业兴、家富、人和、村美。 业兴是基础。对于一个拥有4.7万个行政村、4300余万农村人口的西部农业大省而言,要实现区域均衡发展、多点多极支撑经济前行,750万农村扶贫对象无疑是块短板。 难度大不过决心。5月27日召开的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明确提出:全面实施扶贫解困、产业提升、旧村改造、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,将扶贫解困行动作为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,进一步科学规划,启动实施第三轮新农村示范县建设,资金、项目集中向乌蒙山区、秦巴山区、高原藏区、大小凉山彝区等连片贫困地区倾斜,产业先行推动扶贫开发全覆盖,确保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9万。 目标正在逐步变成现实。 在巴中市恩阳区,随着一个涵盖巴山新居、乡村道路、产业培育、教育提升、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的1 6精准扶贫工程落地,4个聚居点、367套新居、35套廉租房全面竣工,探索出了政府引导、企业主体、农户返租、产值分成模式,当地农户通过多种渠道,户均年增收1.1万元以上。 20亩莲花白,种菜 套作药材 林下养殖,一年收入16万元……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莫朵村村民陈元林的幸福指数不断飙升:2月下苗,6月卖一季,10月再卖一季,两季菜下来就能挣近两万元。村支书陈学林告诉记者:当地有20多年种植莲花白的历史,长期种植导致土地出现碱化。自启动新村建设后,通过引进水利灌溉设施、高山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,轮作玉米、中药材改善土质,4000亩品质优良的莲花白让村民们迅速脱贫:全村1275人,人均纯收入去年突破万元大关。 一村一品、多元化发展农业产业,农村经济新业态、新形态开始涌现。邛崃市临江新社区跨5个村聚居着1600多农户,村民们通过新村菜易通、粮易通等电子商务购销平台,看价格指数走向,足不出户做起了粮油生意。 产业提升实现富民,通过新村建设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,也促进了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。广元市剑阁县团结村对不以经营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,依托集镇和中心村建微田园聚居点;对以家庭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,依据耕作半径建组团式聚居点,让农民变市民。 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,却不照搬城镇发展模式——四川新农村建设把握好了新建、改造、保护是三种基本形式,宜建则建、宜改则改、宜保则保,留住了农村特色、田园风光。 小规模、组团式、微田园、生态化,是贯穿四川新农村建设全域的理念。蒲江县大兴镇炉坪新村全面改造村道、水利等基础设施后,完成旧村落农房改造230多户,公共服务配套齐全的宽带乡村初具雏形,引进农业公司搞股份合作,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较2011年翻了一番;苍溪县元坝镇将军村注重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和人居治理,建庭院、建入户路、建沼气池,一处农居就是一个生态庭院、一道农耕景观。 新村建设要做到各美其美,必须注重科学规划,呵护田园生活。四川省委常委、省委农工委主任李昌平说,四川多年的实践证明,新农村规划既让农民过上现代生活,又要强调因地制宜,打造传统村庄的升级版,而不是现代城市的克隆版,尊重村落形态规律,不能让农村没了农村味道。 建管并重传文化,依法治理出活力 2014年,四川全面实施新村建设文化传承行动,大力发展社区文化、乡村文化、民俗文化,保护农耕历史文化,注重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并重,全域建设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新农村。 由高家院子和下坝记忆两个院落组成的广安市武胜县白坪乡高洞村,采取改造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,极具特色的川东民居院落群大力传承了农耕文化:风车、辗子、锄头,农耕器具还原生产生活场景,打造农村房屋时代秀,展示川东北劳动人民的礼俗文化……去年该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,源源不断的游客让当地村民着实高兴了一把。合作社建了千亩甜橙采摘园,春赏橙花、秋采橙果。社员石芳告诉记者,甜橙是当地主导产业,采用地埋式微动力一体化设备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,建成生态污水处理系统,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、生态处理。房子美,景色也美,我们是拿起锄头搞一产、放下锄头搞三产,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。 2007年,成为国家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,将多年先行先试形成的村民理事会、村民议事会工作机制引入新村建设,广泛推广小组生的建设理念,采取统规统建、联户共建、统规自建等多种方式,给予农民充分自主权、选择权、决策权。 怎么建、建在哪、房子怎么分、承包地怎么调,都由我们自己说了算。崇州市桤泉镇荷风水村村民管这叫三会一社村级治理机制:联合议事会,解决新村建设跨组、跨村议事难的问题;维权自治会,由群众聘请法律顾问,解决合法维权问题;业主委员会,解决新村项目中的日常监管问题;土地股份合作社,解决土地整理实施主体问题。 政府补一点、卖菜挣一点、自己筹一点。集贤乡山泉村村民陈炳刚给记者算了算建新房的账:120平方米加上菜园子花了近20万元,原宅基地置换折算9万多元、补助3万多元,另外自筹5万元装修。住上好房子是我们期盼已久的目标,积极性自然高。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,内生动力不断被激活,农村新风气、新面貌也悄然而至。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,自己的卫生自己干——走进都江堰市安龙镇周家院子,挂在村口的一条宣传横幅在阳光下分外耀眼,村民以沟渠整治入手开展环境治理,老房老路清爽干净,闻不到一丝异味;翠月湖镇五桂社区付家院子结合乡村旅游产业推选了院落整治院长,建立了院落党小组,同时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前端分类;蒲阳镇南溪社区王家院子环境整治从解决经费难点入手,社区自筹整治经费同步匹配50%的村公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硬件提升,完成了院落积存垃圾清理和入户道路硬化,村民们的环境、生活质量均焕然一新…… 全面实施环境整治行动,除环境卫生外,依法治理、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都要统筹谋划,协同推进。四川省委农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对新建聚居点、旧村落和传统院落民居进行整体规划布局,引导村民在规划区建新房,避免空心村现象:建成蓝天白云、青山绿水、瓜熟稻香、鸡犬之声相闻的和谐新村,是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梦。

招聘网

找工作

找工作

招聘

眉山人才网